氣象衛星新紀元
氣象衛星新紀元
蘇志權
2017年2月
2016年12月11日凌晨,「風雲四號」衛星系列的第一顆星「風雲四號A星」在中國西昌衛星中心成功發射升空。在約一個月前的11月2日,日本發射了「向日葵9號」氣象衛星,而在11月20日,美國GOES-R氣象衛星也順利升空。今次發射的「風雲四號A星」衛星,與「向日葵9號」、GOES-R衛星及歐洲正在研發的MTG衛星均屬於新一代地球同步氣衛星。進入軌道後,新衛星將經過數個月至約一年的在軌測試才投入服務,當這些衛星投入服務,全球氣象衛星服務亦正式進入一個新紀元。
這些新一代的地球同步氣象衛星與上一代的衛星怎麼比較?
新一代地球同步氣象衛星擁有更多觀測通道,並能更快地提供更清晰的圖像。以「風雲四號A星」衛星為例,它擁有14個觀測通道,相比上一代衛星的5個通道,數目大幅度增加,是上一代衛星的2.8倍,觀測速度則提升1倍以上,可以每15分鐘完成地球圓盤掃描一次及每分鐘生成一張1000公里×1000公里的區域觀測圖像。可見光圖像最大分辨率由1.25公里提高至500米,提升幅度達1.5倍。「向日葵9號」氣象衛星是2015年中啟用的「向日葵8號」的備份衛星,擁有16個觀測通道,每10分鐘更新圖像一次,亦具備每2.5分鐘更新一次的區域觀測能力,可以用以跟蹤颱風的發展。圖一是「向日葵8號」衛星在2016年8月1日拍攝到的颱風「妮妲」的可見光圖像,圖中清楚顯示風眼附近的細緻螺旋結構以及眼壁的強對流雲團。結合多通道數據及圖像分析技術,新一代衛星可提供多種辨認特殊天氣或環境現象的圖像,包括沙塵暴、火山灰、強對流雲、冷暖氣團、雲團種類分析等,此外衛星數據可以用來反演海水溫度和氣溶膠濃度。圖二是利用「向日葵8號」衛星在2015年7月19日獲得的數據經過處理的圖像,突出了印尼火山爆發噴出火山灰的情況。天文台的衛星圖像網頁會不時更新焦點衛星圖像,有興趣的市民可通過本文所列網址觀看。
「風雲四號」衛星在技術上還有些什麼突破?
「風雲四號」衛星除了具備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外,更加設了干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是世界上首顆地球同步氣象衛星搭載同類儀器。大氣垂直探測儀可以對大氣結構進行高精度分析,猶如檢查身體的電腦掃描切片分析一樣,可以獲取大氣中的溫度、濕度,和不穩定指數的分布,為数值預報模式提供重要觀測數據,或可提前數小時捕捉到强對流天氣將會發展的線索。此外,衛星上的閃電成像儀能夠每秒拍攝500張閃電圖,可以探測閃電的次數和强度。通過對閃電的實時、連續觀測,結合雲圖等數據,可以監測和跟踪對强對流天氣的發展,提供雷暴及惡劣天氣的預警。
在哪裡可以看到這些高清的衛星圖像?
天文台於2016年3月及2017年2月分階段更新了衛星網頁,使用「向日葵8號」及其他衛星的數據,新增覆蓋華南及廣東沿岸地區的高解像度圖像和全球合併衛星圖像 (圖三),能更清楚顯示香港及鄰近地區,以至世界各地的天氣狀況。覆蓋東亞地區的衛星圖像由原來每三十分鐘提升至每十分鐘更新一次,黑白可見光衛星圖像亦升級為真彩圖像(圖四)。

圖一 國際時間2016年8月1日01 UTC,「向日葵8號」衛星拍攝到颱風「妮妲」的可見光圖像。

圖二 國際時間2015年7月19日09UTC,「向日葵8號」衛星的火山灰圖像顯示位於印尼的拉翁火山爆發情況(紅色位置)。

圖三 全球合併衛星圖像。

圖四 華南地區的高解像度真彩圖像。